在我们学生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是有些学生 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应付; 涂改考卷,以虚假的成绩蒙骗家长;冒充家长,在各种汇报单上签署家长大名,欺骗老师。讲假话,有人在和没人在不一样,乘人不注意吃完零食乱丢包装纸。做错事,犯纪律,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假话,拒不承认错误。……类似这类事件不胜枚举。对此我感到深深的忧虑,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这些学生说谎可以脸不红心不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丢失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诚信?我们应该怎么帮这些学生找回诚信?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各位。 第一、什么是诚信,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诚”通常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信”通常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诚信”的含义,就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从而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任。“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始终作为一种“善德”为社会各阶层所推崇;诚信之光始终普照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
第二、诚信的重要性: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人历来是一个讲信用的民族,中国的老字号一般来说都有8个字的经营方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正是这种诚实守信的原则,造就了百年老店全聚德和300多年不倒的同仁堂。中国入世后,“诚信”更是一张重要的“通行证”。作为一名中小学生,将来必然和世界上所有的人站到同一个赛场上,诚信就成了除能力外的必备条件。可以说:诚信是国家、企业、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现在大多中学生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有些学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对《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有人在场与无人在场不一样,在校与在家不一样,在班主任老师面前是一套,在任课老师面前另一套,没有老师在场更是一套。 如何加强诚信教育 (一)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高尚的灵魂塑造另一个高尚的灵魂,用一个诚信的人格塑造另一个诚信的人格。教师无言的诚信人格感化,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学校教师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小事着手,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