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主页
首 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领导班子
部门设置
校园风光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工作安排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工会活动
团队建设
关心下一代
教育教学
教研动态
特色课程
教师发展
学生成长
班级建设
缤纷社团
协同育人
心灵港湾
阳光思政
平安校园
后勤保障
健康守护
专题专栏
作业公示
全员导师制
首 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领导班子
部门设置
校园风光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工作安排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工会活动
团队建设
关心下一代
教育教学
教研动态
特色课程
教师发展
学生成长
班级建设
缤纷社团
协同育人
心灵港湾
阳光思政
平安校园
后勤保障
健康守护
专题专栏
作业公示
全员导师制
学生成长
班级建设
缤纷社团
协同育人
心灵港湾
阳光思政
心灵港湾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成长 > 心灵港湾 > 正文
心理实验——霍桑效应
发布日期:2008-05-18
浏览次数:
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而且研究者又把职工看成是管理部门使用的工具,而不是生产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