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调研

发布日期:2010-06-06浏览次数:

“家长学校”调研

“教育——首先是人学!”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经典理解。这里的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同时还包括家长,教育就是影响和改变这三类人。我们明白当我们三者都达成共同的认识和目标时,我们的教育成功的可能性或许就大大提高了。

   应该说我们江大附属学校的教师比好多的教育者更幸福,因为我们的孩子大都成长在大学校园,我们的家长本身也大都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确实,他们不缺乏教育理念,但他们可能缺乏的是童心,是对孩子的真正了解和理解,教育好孩子靠什么?一个人社会地位高或者文化水平高,学历高是不是一定就能教育好孩子?回答当然是不一定!自然,文化水平高,各种管理经验多,对孩子是有利的,但是这和教育好孩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好孩子需要的是一种教育孩子的素质,这未必是学历能带来的,因为教育经验需要从实践中得来。 下面是在“家长学校”现场的几个测试: 1、  你在做父母前、后有参加过培训和学习的?(没有一个家长) 2、  你对孩子的特点和教育自己认为懂得:很多(没有一个家长)、比较多(没有一个家长)、比较少(笑,大概算是认可了); 3、  你懂得你这独一无二的孩子该用怎样独特的方法教育和引导?(没有一个家长) 4、  你常对孩子说下面几句话?“作业写好了没有?”、“上课认真听讲”、“今天考得怎么样?”、“听老师话,别犯错误”。(家长几乎把手举起来了) 我们对家长都在做的事(第4个测试)进行一些分析,就可以看出家长是否以科学发展观在进行着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我们的“家长学校工作的推进”是否刻不容缓?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引领而今的教育,是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样举办“家长学校”的必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作业写好了没有?”:只从这句话字意上看,最可能的询问者是老师而不是家长。但是家长却习惯了从孩子上学后每天重复这句话,实际是把自己的亲子关系混为师生关系了,忽略了亲子关系的“亲情”实质,而将孩子的学习状况凌驾于亲情之上,孩子作业好,成绩好了,亲子关系就好;孩子作业差,成绩下降,亲子关系就变得紧张,家中就弥漫着战火,孩子变得灰溜溜,这种沟通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亲子沟通作用——爱的支持与鼓励,在这背后传达着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担心、忧虑,和家长时时刻刻都放不下的,因孩子学习状况而产生的内在的压力;这种情绪实际上是不自觉地传达的,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好学生的角色,自己想替他负责任的想法。还有就是否认自己孩子的独特性,把亲子之爱建立在比较和竞争的结果中,孩子已不知不觉成了家长的身价和成功与否的标志,家长很难接受孩子某方面的落后,总是急吼吼地催促、提醒,使孩子已感觉不到学习和探索新知本身应有的乐趣,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所以很多中小学的家长会抱怨“孩子学习不自觉”,到了高中,家长会说“每天都催他,提醒他做作业,可他连理都不理”,因此引发的亲子权利之争,会慢慢地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又影响孩子学习责任心与自觉性的形成,有关学习和作业就会成为横旦在亲子之间的一座大山,感受到的是压力,是彼此的指责与伤害,难以见到其乐融融的亲情沟通。 实际上学习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希望成为好学生,他们现在也许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还不能做得更好,做家长的不要采取命令的方式来要求,孩子面对班级几十人的竞争,更需要的是亲人的不断鼓励与支持,让他有更多的自信和具体的方法,可以感受到自己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家长的作用不该是“雪上加霜”,而应该是“雪中送炭”。 换个角度来讲,家长们有否想过:伴随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过程,您这句说了千百遍的话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有否因为我们的提醒把作业做得更好?或者因为我们某天没有说这句话,孩子就没有认真做作业了?如果我们的提醒没有效果,那这句话是不是影响了我们与孩子做更深的交流呢?我们坚持没有效果的单向沟通,是不是在表示“反正我尽到提醒的责任了,学不学好是你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也是在坚持无效的方法,同时在推卸自己做父母的引导责任呢?或是在表示自己的无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方法”,是不是我们坚持“我实在没有办法了”这个信念,只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效果?这样的沟通只能增添你的烦恼,让孩子不忍你的唠叨——多少时候已成为我们顺口溜出的一句话,而孩子早就是有耳无心地应着,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虚应了事? 当然,与这句话相近的还有“今天考得怎么样?”、“听老师的话,别犯错误”这类的嘱托,你可能已经说累了,孩子也早已听得不耐烦了,但也许他学习中作业、听课的情况没什么改善——单向沟通=无效沟通。 …… 在初一家长学校的现场,家长们情绪高涨,不少家长表示,这样的家长学校要经常举办,还有人建议父母一起来等等,之后,我们继续调研: 家长学校活动后你是否可以回家创造个较好的沟通氛围,然后给孩子出道题“你最想听、最不想听你父母对你说的三句话各是什么”,听一听孩子的心声,你会有启发和感受的。
孩子最想听父母对他(她)说的三句话 孩子最不想听父母对他(她)说的三句话

 

 

 

 

 

 

 

 

 

 

 

 

您对家长学校的感言与建议:

 

同时,我们以家长自测来进行家长学校的延续,我们非常希望家长们能坦诚回答下列问题,从而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成功或不足。

 (1)一天里你至少有1小时同孩子在一起学习、谈话和玩耍吗?

A.有,有时多点,有时少点; B.只有休息日; C.没有,对我来说,这不可能。

(2)能否经常无保留地原谅孩子的过错,以后再也不提?

A.是的,总是那样做; B.这要看孩子是什么过错; C.不能,不能便宜了孩子。

(3)禁止孩子做某件事,你会向他们解释清楚你的理由吗?

A.是的,总是先解释清楚; B.有时简单地说“不行”就完了; C.从不解释,孩子应该相信我。

(4)你认为孩子听话吗?

A.是的,是这样认为; B.就像其他孩子们一样,一般来说他还算听话; C.很不听话。

(5)家里有孩子能自由支配的空间(一个房一个角落、一张桌子)吗?

A.有,完全归孩子支配; B.孩子表示有能力让房间保持井然有序; C.这一点没想过。

(6)你是否经常打不听话的孩子?

A.从来都没有过; B.一般不,只是有时也会打一次; C.经常为某事打孩子。

(7)你正忙于家务时,听不听孩子叙述他感兴趣的事?

A.把其它事先放一放,专心听孩子讲; B.不经常这样; C.通常,让孩子知道,我正忙着呢,让他把谈话放一放。

(8)你是否认为,孩子该百分之百履行自己的责任,例如在家里?

A.是的,必须这样,没有别的选择; B.有时睁一眼,有时闭一眼; C.不,我不这样要求。

(9)你是否坚持要求孩子们对你说出隐私?

A.不,从不; B.有时问问也不算什么; C.是的,我总是这样。

(10)你会经常失去自控斥责孩子吗?

A.从不; B.有时会; C.很少保持常态,常常失去自控。

选择A得5分,B得3分,C得1分。

您的得分为(    )

帮你分析:

10—21分:你的问题很严重,也许,孩子还小,你还没觉得跟孩子实际上是互不理解的。你把重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吃穿上,建议学一学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特点。

22—35分:你希望不要做得太过火,实际上也这样做了。孩子能够相信你。总的来说,你跟孩子相互关系还不错。但你不是一贯这样要求自己。也许是太忙了,也许是心情不好影响你这样做,但你别忘了孩子除你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交换意见和谈心。如果你现在不去牢固占领这块阵地,那么也许会有别人以后去占领。

36—50分:你的耐心应受到赞扬。你注重同孩子交流感情,尊重他们的个性。你跟孩子的关系做到通,有分有寸。理解是相互的。孩子会尊重你的看法,就像你对他们那样。

 

 

 

 

 

 

 

 

 

 

 

 

 

 

 

 

 

 

 

 

 

 

学生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家长姓名_________

通过一系列的“父母沙龙”、“亲子活动”等,我们初步达成家校互动的“桥梁”,期待在今后的时光,更多的家长主动、热情、实质性的卷入我们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接受到最科学、最人文、最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