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学校开展“扎染画缋”非遗美育拓展课堂

发布日期:2024-04-10浏览次数: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广泛普及推广非遗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对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画缋”的传承保护意识,激发学生传承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热情,江苏大学艺术学院非遗研究所与江苏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1)班于4月9日下午展开了一次“扎染画缋”非遗美育拓展课堂,学校美育联动非遗艺人、非遗工作坊,落实了新美育的培养目标。

江苏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田静老师和家长志愿者们带领52名同学来到“扎染画缋”传承工作室,学生们进行了非遗美育实践体验。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将充满想象力的绘画作品以文创T恤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老师们带领学生们学习了解了镇江市非遗扎染画缋的发展和传承,以及扎染画缋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中,老师们向同学们讲解了“扎”和“染”的技法和注意事项,“扎”即对T恤进行扎、结、绑、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同学们自由选择了喜欢的样式进行第一步“扎”;“染”即用颜色倾注在T恤上,“扎”起来的部分染料浸染不到,自然形成了各色纹样图案。拓展课堂的实践使新时代学校美育,社会美育联动,使美育学习在扎染画缋实践活动中呈现其情境性、主体性及文化属性,充分激发学生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图为学生们进行“扎”结)

(图为学生们进行“染”色)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很喜欢这次非遗美育拓展课堂活动,对扎染画缋也有了深刻的体验与感受。

要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更应该成为非遗文化的主阵地,推动学校美育的学习和非遗的传承,非遗进校园活动反响热烈,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能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亲身参与体验非遗文化,还能够潜移默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唤起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