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
镇教研〔2009〕2号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
(试行稿)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市属各中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和完善我市“减负增效”的工作机制,抓细抓实教学管理的几个突出环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试行稿)(见附件),并将作为今后教学常规检查、调研视导的重要依据。
望各地各校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试行稿)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七日
抄送:市教育局基教处,人事处,市电教馆
附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打造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1. 集体备课
(1)要明确要求。集体备课原则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备课组人员较少或师资偏弱的部分学科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3课时,于课堂教学实施前1—2周前进行,由备课组长负责。备课组活动必须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主题,对活动情况要有详细记录,学校要有统一的活动记录本。
(2)要注重实效。集体备课要在每位教师事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考试要求等内容,特别要针对不同的学情和班情,本着“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的原则,形成不同类型的备课笔记、教学案和作业。
(3)要优化管理。凡需印制的教学案、作业等必须经教务处或学校分管领导审核、把关。学校领导对重点学科或薄弱学科要蹲点负责、加强管理;教务处对备课组活动情况和质量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并作为对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评选和备课组长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要加强协作。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教研的力度,提倡成立由学科教研员具体负责,各校相关学科备课组长集体参加的备课制度。通常在课堂教学实施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4课时。备课组长要将活动形成的资料带回学校,组织学校备课组活动,结合学情,集体研讨,形成校本化的资料。学校教务处要把备课组长参加市区统一备课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计入工作量。
同时,各校要加强三年教学基本要求与中(高)考相关性的研究,注重校本资源的有效传承与整合。
2.个人备课
(1)要做好个人的初备。集体备课前,教师要完成个人的第一次备课,形成教案。教案中要列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课时、教法、教具、板书及教学过程(含导入、讲授新课、小结、巩固练习、课外作业等)。
(2)要做好个性化的再备。上课前,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结合所教班级实际完成二次备课。每学期开学前要有提前两周的备课量。使用教学案的学科老师要在课前批改学生预习作业的基础上,对教案设计进行适度调整。
(3)教务处要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备课笔记和教学案),每学期不少于3次,并以简报(通报)的方式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整改要求,对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
二、作业
布置作业是学生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之一,批改作业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策略。
1. 要加强研究。选题要经过备课组统一研究,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做到难易适度,既不能过易,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也不能过难,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以确保课后作业总量初中不超过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学校要不定期了解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并作为学生评教的重要内容。
2. 要提高效率。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独立、按时、规范地完成作业并养成及时订正、主动整理错题的习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应根据学段要求和学科特点,提倡布置课堂内完成的作业。
3. 要规范批改。作业批改要统一格式(等第符号、标注日期等),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批(要确保一定数量的面批,多采用激励性批语;不得安排学生批改作业),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学校教务处要定期或随机组织检查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
4. 要重视纠错。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订正环节,对每位学生作业或试卷中的错误不仅要督促其订正到位,并且要及时进行再批改。教师对答题情况要进行具体分析,对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及时讲评,个别学生的问题提倡个别辅导。教师对作业批改情况要有记载,并把它作为了解把握学情,纠错补缺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案
实践证明,借助教学案(讲学稿)组织教学,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在编写和使用教学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 要完善教学案的结构
教学案的设计应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和发展为目标,结构与形式应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要做到实用、简明、有效。
教学案的栏目设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
教师要明确地提出当堂课的学习目标,使师生活动做到有的放矢,课堂活动均围绕目标展开,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部分:课前预习
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储备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备的实际条件,编制预习内容,预习部分可以安排填空、选择、解答等题型和想一想、做一做、问一问等栏目,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尝试解决预习部分的问题。
教学案应在上课前一、二天下发,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和上交。预习部分作为作业布置,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老师要在上课前认真批阅预习作业,并将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新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第三部分:学习过程
该部分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来设计,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明晰达成教学目标的路径,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要在设计教学案时留给学生有做课堂学习笔记和学习随笔的空间。
第四部分:课堂检测
针对当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试题,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当堂完成,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及时评价。
2.要加强对教学案的管理
教学案作为学校教师集体备课的产物、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校要加强对教学案使用的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围绕教学案展开。
学校要有教学案质量监控机制,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保管和系统整理教学案,而且在学校组织的过关性检测、阶段性训练中要选取适量教学案上的练习,或对教学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
学校还要建立教学案等教学资料的存档保管制度和传承创新机制,以不断提高教学案的编制质量和使用效率。
四、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决定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减负增效”的主战场。
每堂课必须要有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达成意识。准确的教学目标应依托于对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说明等文本的研究,依赖于对学情的掌握和分析。明确的达成意识就是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要让绝大部分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能够达到预设的目标。
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坚决杜绝讲风过盛的现象,要坚持以学定教,讲练结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
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可以采用听课、巡课等形式,加强对课堂的指导和管理。学校教研组要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和总结,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五、考试评价
考试具有评价、反馈、激励、强化和导向等功能,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教务处是学校考试管理和组织的重要职能部门。日常学业考试要更多地关注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及时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试卷的设计应加强对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的研究:
1. 要注意难度和区分度:起始年级难度不宜太大,尤其是学校组织的形成性、过关性测试,不要过分强调试卷的区分度。随着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考试难度可以逐渐接近中(高)考要求。
2. 要提高信度:试卷内容无科学性错误,题量适当,结构合理,赋分恰当,试题和答案表述严密。
3. 要增强效度:要把考试要求与平时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以学评教、以考促学,切忌教考分离。
学校在布置命题任务时应明确难度系数要求,应要求命题人员提供命题的双向细目表,以便于检查考点的分布情况、考题的难易程度、考试内容与当前教学内容的吻合程度等指标落实情况。
学校要将教师命题水平的考核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作为考核教师业务水平高低、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