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文件
——————————————————————————
关于开展2019年“立德树人”教育论文评选的
通 知
各辖市(区)教师发展中心、镇江新区社发局教育发展中心、教育学会,市属学校(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本真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学校内涵特色建设,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现将2019年镇江市中小学(幼儿园)“立德树人”教育论文评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全市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
二、选题要求
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教育发展的现状,应对教育的未来需要和挑战;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与时代精神;围绕“立德树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主旨,增强育人观念,提升学科育人水平与质量,总结教书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反映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内涵发展、家校共育的特色和教师队伍建设等。
三、参评要求
1.申报
各辖市(区)按照分配的篇数上交(见附件1)。
2.体裁
参评论文的形式可以是 “立德树人”教育基本理论探讨与宏观教育分析,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调查报告、经验总结(不含教学设计)、实验报告等;也可以是“立德树人”教育个案研究、随笔、活动案例等,但都必须符合学术规范。论文严禁抄袭,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相关单位,已经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不得参评。
3.格式
参评论文的电子档文件名需统一,格式为:“2019年镇江市XX市(区)XX学校(选择填写某某‘小学’、某某‘初中’或某某‘高中’)参赛论文+题目”,电子文档正文中请一律隐去个人信息(个人信息请提供给各报送单位负责人,由其统一填写在《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评比参赛汇总表》内)。正文前要有“摘要”(200字以内)和“关键词”(3-5个)。引文要准确无误,注释统一在文末注释,每页编号,按通用学术规范格式编写。文章格式设置为:标题三号宋体加粗,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0磅。论文篇幅在6000字以内;纸质稿题目下面不要出现校名、姓名,直接打印论文,《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参赛信息表》连同论文装订在论文前一页。
四、提交时间
各辖市(区)及市属学校提交论文时间为2019年9月15日前。请各辖市(区)、市属学校(单位)将论文汇总表1式1份及论文纸质稿1式1份(含教育论文参赛信息表)寄(送)镇江市教育学会(镇江市观音桥巷55号),电子稿发邮箱:。
五、其他事项
1.各辖市(区)及市属学校要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安排专人负责此项活动。
2.本次评选将设一、二、三等奖(市级获奖比例分别不超过市级参评人数的10%、20%和30%)。
3.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4.联系人:姜洪根,联系电话:139****1559。
附件1.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参赛名额分配表
附件2.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参赛信息表
附件3.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评比参赛汇总表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镇江市教育学会
2019年6月18日
附件1.
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参赛名额分配表
单 位
篇数
丹阳市
200
句容市
150
扬中市
100
丹徒区
京口区
润州区
镇江新区
市属学校(单位)
每校(单位)8篇
附件2.
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参赛信息表
作品题目
作品类别
□ 理论研究 □ 经验总结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教育随笔 □ 其他
作者姓名
学段
职 务
职称
学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承诺内容
个人承诺:
1. 我郑重承诺: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写他人;
2. 我郑重承诺:主办方有权对论文做非营利性展示和出版。
承诺人签字:
年 月 日
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附件3.
镇江市“立德树人”教育论文评比参赛汇总表
( )市(区、学校)
序号
作者 姓名
作者单位
题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联系人: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