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大学附属学校  >>  德育之窗(旧)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至善之精神
作者:蒋俊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9/0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刚刚踏入校园的新同学们、老师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优异成绩、展现卓越风采的师生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国学经典《大学》开篇明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校将“至善”作为校训,它不仅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更是我们对美好和卓越永不停息的追求的象征。回顾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队以辉煌的成绩书写了历史新篇章,每一枚奖牌背后都闪耀着“至善”精神的光芒。

第一,至善之于个人,乃是一种天性。

这种天性深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是对美好、完美及道德高尚的不懈追求。它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欲望和外在成就,触及了人性中最纯粹、最崇高的部分。至善的天性意味着人人平等,无论身份、地位或能力如何,都应享有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权利。在它的引领下,个人会不断完善品德、能力和智慧,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个人的潜能和价值。

全红婵,那个掌握水花消失术的跳水天才,她的成功就是至善天性的最好诠释。当被问及如何做到将水花压得那么好时,她简洁地回答:“练的。”这背后是每天陆上、水上300多次、8小时以上的专注训练,是每一次比赛时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第二,至善之于生命,乃是一种方向的指引。

“至善”就表层意思而言,指的是“最崇高的善”。正是这种崇高的善,如同灯塔一般,始终为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它告诉我们,无论面临何种选择和挑战,都应秉持善良、正直、无私的原则,追求真理、正义和美好。同时,它还鼓励我们勇于挑战自我、不懈追求进步,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第三,至善之于社会,乃是一种责任的担当。

至善不仅仅是个体修养的追求,更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基石。它告诫我们“修一己之身,养实体之性,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它要求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忘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在享受社会成果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服务人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社会。

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的孙佳俊,作为单项比赛蛙泳运动员,临危受命。在比赛中,他身边全都是世界知名的蝶泳运动员,但他仍然紧紧咬住距离,最后8米愣是没有换气。最终,最后一棒潘展乐实现逆转,中国队获得金牌,打破了美国队在该项目上长达40年的垄断。这正是至善精神在社会中的体现。

第四,至善之于人生,其终极目标便是幸福。

至善鼓励我们不断地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的人格品质以及积极的社会责任担当。它引导我们追求幸福的学习、幸福的生活,时刻达至生命最好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逐渐领悟到幸福的真谛所在,并最终达到那种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心灵得到极致满足的幸福境界。

跳水名宿郭晶晶在巴黎奥运会上担任跳水裁判长,以公正无私的精神捍卫跳水的公平。她从杰出运动员到优秀裁判员的转变,正是她对体育精神的坚守与传承。无论角色如何变化,郭晶晶始终追求卓越,活出了精彩、活出了幸福的样子。这正是至善之于人生的终极目标的体现。

第五,至善之于教师,乃是教育家之精神。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身上所体现出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至善教育是对美好和卓越永不停息地追逐的教育。我们坚信,“余心所善,终生不悔”;至善教育是最深刻之认识与最极致之行动的璧合,我们坚信,“前路虽艰,行则将至”;至善教育是让人奋力达至极处并毕生守护的教育,我们坚信,“知止而定,择善固执”。

最后,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美好的教育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愿至善之精神永远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

谢谢大家!

2024.9.2

信息录入:郭佳    责任编辑:郭佳   

 
  • 上一条信息:没有了

  • 下一条信息:爱护眼睛,从我做起

  • [关闭窗口]
    热 门 信 息 推 荐 信 息  
    普通信息江苏大学附属学校”特色班集...09-14
    普通信息江苏大学附属学校”特色班集...09-14
    普通信息班级文化展09-14
    普通信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3周...09-14
    普通信息部门设置09-14
    普通信息领导班子09-14
    普通信息学校简介09-14
    普通信息附属学校举行一年级入学仪式09-14
    普通信息附属学校举行一年级入学仪式09-14
    普通信息附属学校举行一年级入学仪式09-1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江大附校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jdfx.uj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开发维护 江大附校信息中心  Email:jdfxgj@163.com
    Address:江苏大学附属学校  Tel:(0511)88780064  Fax:(0511)88780064